抗刺穿性能是评估包装抵抗尖锐硬物刺穿力的指导性指标。若产品中含有较尖锐的坚硬物质时,易对上海缠绕膜产生较强的穿刺作用。国内有关包装抗刺穿的测试方法主要依据GB/T 21302-2007中相关穿刺性能测试部分。在测试的过程中会采取直径为100mm的试样,然后再把试样夹到穿刺实验夹具上进行测试。以上这样的测试是属于静态测试,并不能体现出缠绕膜在缠绕过程中的抗刺穿性能。
以下有几个状况会直接影响缠绕膜的抗刺穿性能
1)缠绕膜没有经过拉伸,就直接缠绕在托盘
a. 缠绕膜在缠绕的过程几乎没有刺穿的问题
b. 例如:17微米的缠绕膜,没有拉伸就直接缠绕在托盘上;也就是说缠绕在托盘上的厚度一样是17微米。这样的状况不会存在缠绕膜被尖锐物刺穿而断裂的问题
2)缠绕膜拉伸到顶
a. 拉伸到顶的缠绕膜,其抗刺穿几乎是“零”
b. 例如:17微米的缠绕膜,拉伸到顶后的厚度是4微米。这个时候只要轻轻的碰到尖锐物就会刺穿并且撕裂。
3) 17微米的缠绕膜拉伸后的厚度为5微米~6微米
a. 拉伸比率为百分之240
b. 这个时候的抗刺穿会比二的案例好
c. 收紧力度会比一的案例好
d. 整体的包装效果处于良好的状况
唯有透过动态测试里的一些重要因素才会测试出上海缠绕膜的抗刺穿性能。因为缠绕速度是动态测试里直接影响包装效果的重大因素。速度越快,二次拉伸就会增加;缠绕张力也会加大。如果是以碳四(Butene)为主要材料的缠绕膜就会在缠绕托盘底部与顶部的时候容易被刺穿而断裂。